河南戏剧曲艺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河南戏剧曲艺 > 梨园新闻 >

 “板车剧团”渴望有个“家”

时间:2016-10-24 17:44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关超张莹莹  点击:

河南省鄢陵县豫剧团又被称为板车剧团,上世纪60年代,该剧团演职员不畏艰辛,以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的可贵精神,拉着自制的8辆大木板车当流动舞台,义务为工农兵演戏,受到

河南省鄢陵县豫剧团又被称为“板车剧团”,上世纪60年代,该剧团演职员不畏艰辛,以“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的可贵精神,拉着自制的8辆大“木板车”当流动舞台,义务为工农兵演戏,受到广泛好评和喜爱,推广学习“板车精神”一度在全国成为热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板车剧团”历经沧桑,发展面临新机遇,但也有不少新困惑……
 
  忆当年,“板车剧团”分外火
 
  “板车剧团”当年到底有多红火?当年剧团里的小演员杨凤娥如今已经73岁,记者前来采访,老人一下子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杨凤娥说,那时剧团几十个人怀着为工农兵演出的一腔热忱,不知疲倦,天天外出演出。起初,演员们拉着装有道具、行李和锅灶的板车爬坡过坎十分不便。1964年春,剧团开始自制流动舞台,初期是圈地为台,四周用地幔围住,4根5米长的竹竿立起来,上有铁丝连接,后来历经6年5次大革新,1970年发明了由8辆木板车组成的“流动舞台”。
 
  “那时我们白天拉着板车走上百里路,晚上还能登台演出,演出之余,给群众捎去食盐、火柴、肥皂、针线等日用品。大家三五成群,帮助群众打扫卫生,走访‘五保户’,为老人担水、劈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没有考虑过个人得失。”回溯当年,杨凤娥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杨凤娥介绍,剧团当年在方城县独树镇、桐柏县山区演出时,由于条件艰苦,演出结束后演员往往拿着手电筒、提着汽灯,扶老携幼,把观众送回家,过河时大家蹚水把老人和小孩儿背过河。对卧病在床的群众,演员常常自带乐器来卧榻前唱戏。
 
  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鄢陵县豫剧团依托深入基层的自制“流动舞台”,为群众带去富足的精神文化食粮。它恰似“变形金刚”,1人指挥下,4人同时把板车伸展开,升杆扯幕后瞬间变成神奇舞台。因就地取材、制造简便、操作方便、大有用途,“板车剧团”很快成了典型,全国多家文艺院团前来学习经验。1973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14种语言对外播发了鄢陵县“板车剧团”为工农兵服务的消息。1974年秋,珠江电影制片厂来鄢陵,从自排节目、自制板车、道具自造等方面入手,拍摄了大型电影纪录片《鄢陵县“板车剧团”》,“板车剧团”艰苦奋斗、勤俭办团、一年四季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被搬上银幕。
 
  “明星豫剧团”惨淡经营
 
  据统计,鄢陵县豫剧团用坏的板车、马车有96辆。2008年,鄢陵县豫剧团的“板车舞台”升级为汽车舞台,“板车”随之退出历史舞台。硬件升级了,但凝结鄢陵县豫剧团创业发展史的“板车精神”留了下来。
 
  入夏以来,鄢陵县豫剧团又进入一年中最艰苦繁忙的演出季。6月21日,面对近40摄氏度的高温,鄢陵县豫剧团度过了忙碌的一天,早上8点吃完早饭,剧团40多人就在鄢陵县柏梁镇党岗村演出当天第一场戏;上午10点演出结束后,匆匆吃完饭又急忙赶赴许昌市参加市里组织的比赛;下午6点比赛结束,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鄢陵县马来镇司家村演出直到晚上11点,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剧团被困村里5天……
 
  鄢陵县豫剧团负责人韩改林说,常年在外演出,吃苦受累是家常便饭。白天演出,晚上赶路,下乡往往舞台四周连棵大树都没有,特别是夏天热似蒸笼,40多名演职员每天要演出两三场。即便这样拼命,每个演职员每天的收入仅100元左右。和这些苦与累相比,最让韩改林心痛的还是成立几十年的老剧团,到现在连自己的“窝”都没有,拥有自己的排练厅、办公地点和职工宿舍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近日,记者来到鄢陵县豫剧团位于鄢陵县北关街的原有院址采访。这座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临街筒子房,如今已破败不堪,并因外债纠纷以及房屋质量等问题被舍弃多日。房后是一片空旷的墓地,杂草疯长已没过膝盖,室内也俨然变成了垃圾场,残破的戏曲道具、乐器和破旧服装满地散落。
 
  2004年,鄢陵县豫剧团的全体演职员不得已带着行头搬离此处,剧团每年花费1万元在鄢陵县郊区租赁了一间大仓库凑合。仓库冬冷夏热难以居住,仅仅是用来存放道具,排练剧目也没有合适的场地。剧团最值钱的是一辆流动演出车,已服役9年的它破烂不堪,变速箱也是从废品堆里挑选出来临时配装的。
 
  尽管有着当年“明星剧团”的光环,但惨淡经营的文艺团体谁还愿意来?如今,鄢陵县豫剧团已多年未招录新人,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演职人员青黄不接问题严重,陷入“老演老戏、老戏老演”的困境,剧团一度“军心不稳”。
 
  “板车精神”待发扬光大
 
  对于目前的鄢陵县豫剧团来说,硬件缺乏、收入微薄、人才匮乏等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而没有资金投入就没有办法进行艺术创作,总是重复演老戏,观众没有新鲜感,舞台简陋、道具陈旧也吸引不到观众。”鄢陵县豫剧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去年几名职工集资,从牙缝里省出9万元更换LED屏幕,送戏下乡挣来的一二十万元用于剧本更新移植,“把舞台设计得漂亮点,把剧本更新得快点,为的是让剧团有市场竞争力而不被淘汰,大家舍不得休息,要用商业演出来弥补剧团收入。”
 
  鄢陵县豫剧团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引起了鄢陵县文化部门的重视和关注。为了给剧团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条件,鄢陵县文化部门积极协调当地民政部门,为剧团演职员办理了低保;在剧团商演的淡季,为其合理安排“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惠民演出场次,一场送戏下乡演出补贴两三千元,但因当地财力不足,这样的支持力度毕竟有限。而面对性价比并不高的商演收入,韩改林叹息地说:“除去基本开销,40多人每天需要演两三场,才能人均挣到100元,演员一场戏收入不如进城打一天工。职工基本工资和创作经费没有保障,很难保障全身心投入舞台创作。”
 
  文艺表演团体只有根植基层,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老一辈留下来的‘板车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掉了,再艰难也要传承下去。”面对未来,韩改林希望“板车精神”这张文化名片能够受到许昌市和鄢陵县两级党委、政府等有关方面重视,制定出台着眼于剧团远景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将“板车精神”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艺术河南)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