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剧曲艺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河南戏剧曲艺 > 其它剧种 >

罗戏

时间:2009-09-19 17:59来源:中原文化志 作者:一一 点击:

罗戏又称罗腔。主要流行于河南的荥阳、上蔡、杞县、开封、方城、通许、滑县等地。冀、鲁、豫交界处亦有流传。罗戏形成时间不明,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已非常盛行,曾受到

  罗戏又称“罗腔”。主要流行于河南的荥阳、上蔡、杞县、开封、方城、通许、滑县等地。冀、鲁、豫交界处亦有流传。罗戏形成时间不明,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已非常盛行,曾受到当时河南总督田文镜的明令禁止。但由于受到百姓喜爱,始终禁绝不了。“两淮风土,自秋成以后,冬月以至新春三四月间,无处不以唱戏为事’’,“男女杂沓,举国若狂”。(康熙二十九年《上蔡县志》)乾隆十八年《郾城县志》云:“赛神招梨园,其名罗戏者,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逐,一村演戏,众村皆至。”‘‘移他村,亦如之。转相矜耀,有一时至五六部及十余部者,糜费不资。或一村不能演罗戏,众皆鄙之,村人亦自为耻。”罗戏唱腔音乐属曲牌体。主奏乐器为大笛(唢呐)。伴奏时“包头不包尾”,即演员开口唱时,伴奏停止,唱至腔尾时,再进行伴奏。罗戏在清末开始衰落,解放后已无职业罗戏班子。主要剧目有100多个,著名的如《吴三桂勾鞑兵》、《秦琼卖孩子》、《核桃园》、《打灶王》等。又称“罗腔”。主要流行于河南的荥阳、上蔡、杞县、开封、方城、通许、滑县等地。冀、鲁、豫交界处亦有流传。罗戏形成时间不明,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已非常盛行,曾受到当时河南总督田文镜的明令禁止。但由于受到百姓喜爱,始终禁绝不了。“两淮风土,自秋成以后,冬月以至新春三四月间,无处不以唱戏为事’’,“男女杂沓,举国若狂”。(康熙二十九年《上蔡县志》)乾隆十八年《郾城县志》云:“赛神招梨园,其名罗戏者,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逐,一村演戏,众村皆至。”‘‘移他村,亦如之。转相矜耀,有一时至五六部及十余部者,糜费不资。或一村不能演罗戏,众皆鄙之,村人亦自为耻。”罗戏唱腔音乐属曲牌体。主奏乐器为大笛(唢呐)。伴奏时“包头不包尾”,即演员开口唱时,伴奏停止,唱至腔尾时,再进行伴奏。罗戏在清末开始衰落,解放后已无职业罗戏班子。主要剧目有100多个,著名的如《吴三桂勾鞑兵》、《秦琼卖孩子》、《核桃园》、《打灶王》等。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