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剧曲艺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河南戏剧曲艺 > 其它剧种 >

二夹弦

时间:2009-08-22 11:26来源:百度 作者: 点击:

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最受广大群众欢迎

  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这一戏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
  
  起源
  
  二夹弦是稀有剧种,流行于河南等地,唱腔清新活泼,委婉抒情,行腔多用鼻音,“哼”得特别中听。“撕绫罗,打茶盅,比不上二夹弦一声哼。”“听了二夹弦的哼,不穿棉袄暖三冬。
  
  传说清朝嘉庆年间,鲁西南有个白马杨村,村子里有个白秀才。白秀才膝下无儿,却有两个如花似玉、心灵手巧的俊丫头。大的叫春兰,小的叫秋菊。白秀才自幼饱读诗书,为人忠厚正直,哪知道好人不得好,连考几科边都没中。没法子,在村子里教个蒙学,两个女儿纺花织布贴补家用,倒也不缺油,不缺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这天,姐妹俩在家里纺花,一边纺花,一边说笑,纺花车嗡嗡响,悄悄话儿似水淌。说够了,笑够了,秋菊觉得寂寞了。她对春兰说:“姐姐,俺俩唱个唱吧。”春兰一下子睁大了眼睛:“疯妮子,俺不会。”“你不唱俺唱。”秋菊说着,将纺花车一拧哼起来:
  
  白家大姐十八九,
  
  不抹胭脂不搽油,
  
  手摇纺车把唱唱,
  
  又解忧来又消愁。
  
  秋菊嗓音像吹笛,纺花车嗡嗡像蜜蜂叫,一支小曲唱罢,春兰听上瘾了,不由得随着妹妹哼起来。赶巧,白秀才下学回来了。他笑吟吟地问:“儿啊,唱啥哩?”春兰怕爹爹吵,红着脸说:“爹,俺没唱啥。”“爹都听到了,还想瞒我?”秋菊不好意思地说:“爹,是女儿瞎编的纺纱小调。”白秀才高兴地说:“不赖,再唱一遍让爹听听。”春兰扭扭捏捏不肯唱,秋菊往蒲团上一坐,摇着纺车又唱开了。
  
  这白秀才读过四书五经,精通音律,女儿唱着,他早把谱儿记下来了。记下之后,细细品味,觉得美中不足,就对女儿说:“儿呀,纺纱要讲个匀字,唱唱要讲个变字。照你这样唱法,猛一听怪新鲜,听几遍可就睡着了。”
  
  女儿不好意思地问:“那该咋唱呢?”
  
  白秀才说:“要在‘变’字上做文章。纺车不要摇匀,要紧摇紧唱,慢摇慢唱,停下来有个顿挫,高低讲个抑扬,纺花车一倒,再有个回音。如此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地唱去,再把纺车的嗡嗡声柔入唱腔,定然十分动听。”说罢,提起朱笔在乐谱上勾勾划划,圈圈点点,然后教女儿哼起来。
  
  春兰秋菊按照爹爹安置的,紧摇紧唱,慢摇慢唱,停下来有个顿挫,唱起来有抑有扬,再把有节奏的纺花声揉入小调,唱起来果然有味多了。特别是调皮的秋菊哼起小曲来又加了许多花色,使纺纱小调活泼流畅,韵味无穷。
  
  小调哼完了,一看花穗子,秋菊笑得岔了气,春兰心疼得掉眼泪儿。春兰说:“爹,你看看,这花穗子粗一截,细一截,跟鸡肠子一样,咋织布呀?”白秀才乐呵呵地说:“不能织布,就留着它唱唱吧。纺纱小调就要像这个花穗一样,唱得若断若续,扯扯连连,缠缠绵绵的才好。”
  
  就这样,爷儿三迷上了纺纱小调,年深日久越唱越有味,调门越唱越花哨。唱起纺纱小调,劳累时可以解乏,困倦时可以提神,饥寒时可以温饱,愁闷时可以散忧。
  
  第二年,一场大水冲得地净场光,颗粒无收。乡邻乡亲有亲奔亲,有友访友,走的走,逃的逃。白秀才眼见得学不能教了,花不能纺了,愁得大哼小唉。常言说:一天不死要吃饭,两天不死要穿衣。爷儿三总不能坐着等死啊!秋菊想了想说:“爹,咱出外卖唱去吧,靠咱纺纱小调总能换碗饭吃。”白秀才一想:也是。只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总不能搬着纺花车子到处转啊!他想了一想,有了,就把纺花车上的四股弦作了个弦子,一拉,比摇纺车子强多了。爷儿三就这样背着四股弦南北二京,拉地摊唱“板凳戏”。
  
  南北二京的人啥样的戏没听过?可就是没听过纺纱小调。一听,真上瘾了。白马杨村有几个外出逃荒的乡邻乡亲也找上门来,要和白秀才搭班唱戏,纺纱小调渐渐红火起来,乐器也增添了柳琴、坠胡、锣鼓等。但仍以上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这种乐器四股弦夹着两束马尾,所以剧种由此得名,取名二夹弦。
  
  风格
  
  其曲调吸收了黄河船歌、渤海渔民号子、打夯号子、民歌小调及花鼓、琴书等变化而成,唱腔亮丽、委婉、抒情,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郁。
  
  二夹弦戏剧很有特色,戏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同病相怜,患难与共,合作很好。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也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
  
  剧目
  
  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三拉房》、《孟姜女》等50多种传统剧目,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模仿手工纺车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二夹弦声腔特色。而亳州二夹弦在解放后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
  
  现状
  
  60年代曾在省内许多城市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现在却仅仅在豫鲁皖苏交界地区还有零星演出,专业剧团却在上世纪戏曲最不景气的时候关闭了,属濒危剧种。为了抢救该稀有濒危剧种,二夹弦表演艺术家田爱云卖了房产多方筹措创办了二夹弦戏校,目前已经培养40多名学生。2004年6月恢复组建了开封市二夹弦实验剧团,到各地演出,成为国内唯一的二夹弦剧团。
  
  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滑县申报的民间戏剧二夹弦名列其中。这一如今已少有人知晓的剧种半个多世纪前几乎风靡整个华北,它到底具有何等魅力?前不久,笔者专程赴滑县二夹弦的发祥地——万古镇樵邱村,对这一历经百年沧桑的稀有剧种进行探访。
  
  滑县二夹弦剧团团长俎书现谈起二夹弦的历史,真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据《滑县县志》、《滑县戏曲志》等史书记载,二夹弦的诞生和山东郓城的一位秀才有关。据有关文献记载,公元1897年,滑县万古镇樵邱村青年俎兴太师从逃难至此的山东花鼓丁香艺人马振海、吴保德等人,将花鼓丁香首次引进滑县,并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其他剧种之长,创新独特的板式和曲牌,并自制多种演奏乐器,最终使花鼓丁香衍变成一门新的剧种。1899年三月初三,“二夹弦”正式亮相于樵邱古庙会,且大获成功,从那时起,二夹弦开始广泛流传于滑县。其后,这一新兴剧种在河南、山东得到迅速发展。
  
  二夹弦经师徒口口相传,至今已有八代。它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众家之长,形成了二夹弦独有的魅力。比如二夹弦的主奏乐器——四股弦就极为特殊,它形如二胡弦筒却又明显偏小,弦杆上有4根弦轴连接4根琴弦,弦弓上的两股马尾分别夹在两根弦之中,故称“二夹弦”。因为二夹弦发出的是双音复合,不仅比二胡单音器乐发音显得响亮,音色也更加柔美细腻,演奏的效果也更加复杂婉转,加上独特的唱腔,可以产生神奇的渲染和抒情效果。
  
  二夹弦的腔调结构一般采用板腔体,有自己独创的30余个曲牌,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唱腔音乐体系。同时,其唱腔并不拘泥于一式,它总是以剧情来引导唱腔,又以唱腔来配合剧情,让观众充分领略其独特的魅力。百余年来,艺人们为二夹弦留下了200多部剧目,最著名的当属《梁山伯与祝英台》、《刘秀访将》、《雷宝童投亲》、《站花墙》、《花园对诗》等。
  
  “文革”的时候,作为“四旧”,二夹弦剧团被迫解散。到了上世纪80年代,部分二夹弦老艺人为挽救这一剧种,又在樵邱村重新组织人员开始表演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得到了一定恢复。但是随着这些老艺人相继谢世和后继乏人等因素的影响,二夹弦的处境令人担忧。2004年,在俎兴太后人俎书现、俎朝善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樵邱村十几个二夹弦爱好者自筹资金,将所有能找到的二夹弦演员聚到一起,成立了一个民间二夹弦剧团,并开始到附近村镇演出,这也是目前滑县唯一一个演出二夹弦的团体。“到哪儿唱都很红火,群众也爱听,但就是收不来钱,演一场戏净往里贴钱,到现在我已垫了3万块钱,真快撑不住了。”俎书现如是说。
  
  当谈及剧团目前的状况时,俎团长很是无奈。大多数演员的心静不下来,因为他们还要操持田地;青少年很少有人愿意学唱二夹弦,一部分学成的演员也迫于生活不得不放弃表演,转而去外地打工。由于入不敷出,除了现有演员无法倾力投入二夹弦的表演外,用了多年的道具、服装等也一直没能更换,这使演出的质量也大打折扣。
  
  二夹弦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啻是个天大的喜讯,俎书现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国家要是能支持一部分钱,二夹弦重振江湖大有希望。我首先要办一个二夹弦学校,培养下一代,把二夹弦这一剧种传承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