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剧曲艺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河南戏剧曲艺 > 戏剧概览 >

河南戏曲曲艺发展历程

时间:2009-09-19 18:36来源:中原文化志 作者:一一 点击:

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中原戏曲源远流长。明清以来形成的中原地方戏曲(指产主干河南的戏曲),剧种繁多,类型亦各有不同。虽然有些剧种已经衰落,

  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中原戏曲源远流长。明清以来形成的中原地方戏曲(指产主干河南的戏曲),剧种繁多,类型亦各有不同。虽然有些剧种已经衰落,但大多数仍然广泛流行。这些剧种构成了中原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使河南成为中国地方戏曲种类丰富的省份之一。
  
  一、概况
  
  (一)宋代戏曲
  
  中原戏曲起源很早。河南项城出土有汉代三层百戏陶楼。洛阳烧沟汉墓出土有九个百戏陶俑,生动,夸张,质朴有趣。新密打虎亭汉墓出土有宴饮百戏壁画。南北朝时洛阳寺院里有百戏戏场。唐代洛阳有五凤楼百戏舞场。
  
  作为完整的戏曲艺术,是在宋代以来才形成的。宋代杂剧是中原也是中国最早的独立的戏曲形式。《梦粱录•伎乐》云:“向者汴京教坊大使孟角球曾做杂剧本子,葛守成撰四十大曲。’’北宋杂剧能表演完整的故事情节。
  
  宋徽宗时期,开封有一个杂剧女演员.名叫丁都赛.本系“露台弟子”十分有名。
  
  河南偃师曾出土一块刻有丁都赛演出形象的宋代雕砖。她身材苗条.面容丰腴,头部裹巾,巾上插以花枝。穿两边开衩的女式长袍,足蹬小靴。背后腰带上插一把团扇,正抱拳作揖,表情特别生动。
  
  这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北宋杂剧,一般为五人表演。这在1958年发现于偃师酒流沟水库西岸宋墓中的杂剧砖雕上有清楚的展现。在三块砖上雕有宋代杂剧演出图,图上共五人,他们分别为抹泥色、装孤色、引戏色、副净色和副末色。他们中有的手执立轴,有的正对别人说话,有的手托鸟笼.有的正将手指放在口中吹哨,各自都在做着精采的表演,非常传神。
  
  河南温县、禹州、洛宁也出土有北宋杂剧砖雅。新安宋墓出土有杂剧演出壁画。荥阳宋墓石棺上有杂剧线刻图。
  
  北宋末年.杂剧饰已经趋于定型。北宋灭亡时.开封许多杂剧演员都被金兵俘虏到北方,促进了金朝杂剧艺术的发展。
  
  (二)金元戏曲
  
  金代中原的戏曲文献不多,但文物不少。中牟有始建于金代的乐楼(戏楼)。焦作出土有金代杂剧砖雕,制作精致,人物生动。安阳出土有金代戏俑和舞台模型。
  
  元代,杂剧盛行,中原出了不少杂剧作家,如郑廷玉、宫天挺等。元代中原著名演员有梁园秀、王金带等。新乡市关帝庙舞楼(戏楼),就是元代创建的。在唱腔上,元代河南有“中州调”,与河北的“冀州调”不同。
  
  (三)  明清戏曲
  
  明代是中原戏曲大发展的时期。开封周王府和豪绅有“大梨园七八十班。小吹打二三十班”(《如梦录》)。第_二代周王朱有墩并仃杂刚31种,流传很广。开封有专门出售戏衣和头盔的店铺。演戏用的戏楼在各地大量出现。明代中原戏曲唱腔属北曲系统,昆腔也开始传入河南。
  
  清代中原戏曲的发展势头比明代更大。地方剧种纷纷形成,戏班如雨后春笋。明代中原的戏曲班社大多为私家所有,清代却出现了许多职业民间班社,艺人靠走江湖吃饭。煤窑和商行有戏班。如河南密县(今新密市)超化煤窑太乙班兴旺于乾隆末年,许昌山西油行的大
  
  油梆戏班兴旺于同治年间。县衙、府衙也建有戏班。戏曲爱好者还建立了以自娱为目的的“玩友班”。不少剧种都能演出“袍带戏”,剧目来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演出场地以高台、戏楼为主。班社之间的激烈竞争,促进了戏曲水平的提高,尤以河南梆子发展为快。专门从事戏曲教育的科班也大量涌现。中原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对看戏、谈戏几乎达到痴迷的地步,其热情决不亚于今人对电影、电视的着迷程度。
  
  清代中原的戏楼很多。它们因地制宜,风格各异。豫北多双脊卷棚式,豫西多两面坡式,豫南多亭榭式。临河有戏码头和船戏台。还有可移动的太平车戏台等。
  
  目前,在河南全省保存下来的三百多座古戏楼,大多建于清代或在清代重修的。它们一般都建在祠庙内外或大门上。著名的有郑州城隍庙乐楼、周口关帝庙戏楼、开封山陕甘会馆戏楼、洛阳关林舞楼、安阳白龙庙神怡楼、社旗山陕会馆悬鉴楼、浚县碧霞宫驻云楼、汝州钟楼戏楼、淅川白浪街戏楼(即“三省戏楼”)、武陟龙王庙戏楼、淇县云漾山戏楼、博爱天爷庙戏楼、获嘉王氏祠堂戏楼、新县普济寺大殿戏台等。
  
  中原祠庙中的古戏楼,一般都坐南朝北,面对大殿或大门。有些地方,相隔几米或几十米,还一连并列有两个或三个戏楼。有些戏楼前的观众场地,严格划分男女区,男区在前,女区在后。清代开封的戏园里,起初不准女人看戏。1910年由河南巡抚陈夔龙修建了四年的丰乐园开始营业,方准妇女入园看戏。但男女要分开坐,不能混杂,夫妇也不得例外。
  
  (四)民国以来戏曲
  
  民国时期,河南梆子势力遍及全省,大弦戏、百调和怀调开始衰落,曲剧和坠剧开始兴起。戏园大批兴建。戏曲演出场所由高台、戏楼,转向戏园。并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王镇南、樊粹庭等一批知识分子进入戏曲界,从事编导,组织演出,大大提高了地方戏曲各方面的质量。女演员也大批登台。二十世纪以前,河南地方戏曲基本上无女演员。清末民初开始有少量女演员,到三十年代女演员大量涌现。从此,舞台和剧目面貌为之一变。抗日战争时,各剧种都演了一批宣传爱国抗日的戏。三十年代普遍兴起彩头砌末、机关布景,“腾云驾雾”、“活龙吐水”等出现于舞台,吸引观众。
  
  建国后,对地方戏曲进行改革,使戏曲艺人的艺术水平和思想素质,都有很大提高。1952年,全省有专业戏曲表演团体152个.1954年发展为215个,1957年为282个。其中豫剧占压倒优势,曲剧次之。中原编演现代戏,在六十年代处于全国先进行列,豫剧《朝阳沟》等曾产生很大影响。据1957年统计,全省各剧种的传统剧目有4000多个,其中豫剧1000多个,越调、大平调和宛梆各有600个左右。进入八十年代后各种表演团体又有了新的发展。1982年,河南全省有职业半职业剧团435个,业余剧团5000多个。其中豫剧有专业剧团l27个,曲剧有专业剧团43个。
  
  曲艺
  
  一、概况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的,通过说与唱,加以动作表情,讲述故事,刻画人物,写景抒情,深为群众所喜爱。
  
  唐代寺院中的讲唱变文和社会上的“市人小说”(说话人说书、说故事),标志着曲艺艺术形式的基本形成。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促进了曲艺的蓬勃发展。开封勾栏中已有说“三分”、“五代史”等讲史题材,技艺上已有很高成就。
  
  元明时期,说唱向长篇发展,俗曲注意演唱有故事性的节目。
  
  清代,南方兴起弹词,北方兴起鼓词。大鼓书、三弦书在中嗓农村广为流行。
  
  由于曲艺人员少,道具简便灵活,故在中原地区,就连没有戏曲的地方,也有曲艺存在。
  
  中原人自古喜爱曲艺,至今每年还在马街举行书会。
  
  马街是宝丰县城南八公里的一个村镇。从明末以来,每年正月十三日,全国各地艺人,都要集中到这里来说书赛艺。一年一度,历三百年而不衰。
  
  在这曲艺盛会上,参加演出的书摊有时多至五六百个,让人们随意欣赏观看。各地需要邀请艺人去演唱的,可在书会上自由挑选。
  
  中原地方曲艺,语言洗练形象,生动活泼。重故事,重情节.演员说功、唱功、做功并重,说演弹唱都有功底。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