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剧曲艺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河南戏剧曲艺 > 戏曲杂谈 >

戏台

时间:2009-08-24 17:23来源:东方戏曲网 作者: 点击:

供演员表演戏剧而搭建的舞台称戏台。我国戏台的传统式样是台面呈凸字形,三面朝向观众,观众可以从戏台正面及两侧观看演出。戏台后部正中用板墙(称太上板)间隔,太上板前为戏

  供演员表演戏剧而搭建的舞台称戏台。我国戏台的传统式样是台面呈凸字形,三面朝向观众,观众可以从戏台正面及两侧观看演出。戏台后部正中用板墙(称太上板)间隔,太上板前为戏剧表演区,称前台;太上板后为演职员活动区,场上演出所需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在这裏进行,称后台。在太上板处亦可挂帐幔(旧称『台幔』今又称『守旧』),上面绣有各种装饰图案,以增加美观;也有绣上领衔演员姓名以招徕观众的,此种风气在宋元时已经出现。太上板两侧各辟一门,为演员上下场门,古称鬼门道,今称上场门为『出将』,下场门为『入相』,挂有门帘。戏台上有楹联、匾额等装饰。
  
  万年台
  
  凡在庙宇、专祠、会馆等处建造之固定戏台通称万年台。戏台坐南朝北,面向供奉神佛名贤的大殿。戏台与大殿之间有一片天井,即为看场。天井两侧有廊房为看台,看台之上有楼房为包厢。平民在看场站立看戏,官宦士绅辈则在看台就坐观剧,若是有女宾则包厢为女宾专用。
  
  草台
  
  凡在乡村演出,临时于野外搭建的戏台,或用布棚,或以芦席作台顶,通称草台,其基本形状与万年台相同。
  
  四凳一被单
  
  草台之一种,以竹木为底架,形如凳脚,上面铺设台板,即如凳面,整个戏台形如四个凳子拼接在一起,台顶为布篷,恰如一床被单,故称四凳一被单。太上板后仅有通道,扮戏房设在台下。十分简陋。
  
  高台
  
  在室外广场演出,不论万年台或草台,通常高出地面两公尺以上,故称高台。观众必须从远距离处才能仰视戏台上的演出,便不会出现观众拥立台口看戏,妨碍演出的情形。观众远距离仰视,又使后排观众不会被前排观众挡住视线,避免了因视线受阻而造成的相互挤轧,从而大大减少了戏场秩序混乱等情形。
  
  摆台
  
  亦属临时搭建之草台,但规模设施不亚于万年台,且或过之。摆台台面宽而深,可以演出出场人数众多的排场戏。上下场门两侧有耳台,状如吹鼓亭,摆设字画盆景。台顶用油阔铺盖,葫芦结顶,四边翘角。台口柱子上挂抱柱楹联。太上板用四扇大荫门构成,上半截配以字画,下半截有雕刻花板。也有中间二荫门为直拼木板制成,上画麒鳞的,称麒鳞门;遇到演公堂戏时,乐队栘至两侧耳台演奏,打开麒麟门,在吹打乐曲声中,青袍皂隶等仍从上场门上场列出,而门子则捧引信引官员从麒麟门出场。太上板顶部挂匾额,通常是『歌舞升平』『龙飞凤舞』之类的字句。上下场门上有『出将』、『入相』门额。
  
  摆台由制作精致可装卸之固定预制配件构成,演出前临时组合装搭,演毕拆卸后装载于专用的船只上,可以随戏班船队流动于各乡镇。戏台为戏台主所有,戏班或当地戏头(即邀约戏班主办演出的人)与之发生租赁关系。
  
  芦菲台
  
  草台之一种,用竹杆和芦菲临时搭建,再铺上排索(即建筑脚手架上所用,统一规格之预制搁板)而成。此类搭建工作例由『凉棚作』承担(旧时凡红白喜事须临时搭建敞棚、戏台、挂灯结彩以及建造房屋时搭脚手架、夏日搭凉棚,向有专业的作坊,称凉棚作)戏台台顶、戏台后部围墙等以双层芦菲内夹油纸为之,起防雨作用。台顶还用芦菲扎成翘角,较大者有后台;较小者太上板后仅有演员上下场的通道,扮戏箱房设在台下。
  
  两面戏台
  
  苏州曾建有两面戏台一座。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二:『两面戏台在太郎桥堍,或云:明蒯侍郎祥(1398—1481)所造』。经初步查考,其遗址位与今小太平巷八一十号,座西朝东(大郎桥),原为关帝殿头门戏楼。戏台结构奇特,太上板置于正中,将戏台等分为二,一边朝关帝殿,一边朝向街市,两部分可以互为前后台,两边均可演剧。台毁于日
  
  军侵华期间。
  
  戏厅和厅堂演出
  
  可举行戏曲演出的厅堂称戏厅。戏厅有多种规模,极少数规模大的厅堂建有固定戏台,大多为临时搭台演出。有在天井内临时搭台演戏,观众坐于厅堂观看的。亦有在厅堂临时搭台,观众环坐观剧的。还有在厅堂平地上铺红地毯,便在平地上演出的,称为『红氍毹』演出。
  
  厅堂摆台
  
  专为厅堂演出而特制之摆台,面积较小,台高则在六十公分左右。亦由精致的可装卸的预制件组成。需要时向戏台主租用。
  
  高升台
  
  清代晚期,苏州吴江船厂老板陆高升仿照芦墟镇泗州寺大殿建造的可以拆卸的活络舞台,人称高升台,今已不存。该戏台非常适合水乡特点,每到一地演出,就搭台,演完就拆台,装入特制的船内运往下一个演出场所。
  
  红氍毹
  
  古代称用毛或毛麻混织的地毯之类毛织物为氍毹。《三国志》引《魏略•西戎传》就有『织成氍毹』的记载,这种毛织物早在魏晋时已通用,古乐府诗《陇西行》有『请客北堂上,作客毡氍毹』(《玉台新咏》)的诗句。唐代称歌舞用的地毯为『锦筵』。在明代,一般家庭戏班在私邸厅堂中演出多为昆剧,演出时先在厅堂中铺上氍毹(多用红色),确定表演区,表示这是演出的舞台。由于毛织氍毹有一定厚度,也便于演员演出。明清两代许多诗文笔记中,把这种演出用的地毯称为『氍毹』,在厅堂平地上铺红地毯演出称为『红氍毹』演出。当然,一些有条件的职业戏班在露台、庙台、草台演出,也大都铺上地毯。但『毡毹』用以表示演剧,主要形成于私家戏班在厅堂上的昆剧演出。
  
  灯担
  
  堂名演出时在所堂内装灯之棚架。有围屏,有顶棚,四周用雕花板装饰并悬挂灯彩。棚架内安放桌椅,演员围坐其间。
  
  洋(扬)台
  
  堂名在船上演唱时装搭之棚架。与灯担相仿,有底坐,柱子、挂楹联,四周用雕花板、宫灯装饰,棚架内安放桌椅,演员围坐其间。
  
  古门、鬼门、鬼门道
  
  均为上下场门之古称。
  
  出将
  
  上场门之别称。
  
  入相
  
  下场门之别称。
  
  神帧、堂幔、守旧
  
  舞台后部太上板部位不设太上板而用幕布间隔前后台,旧称神帧、堂幔,今称守旧。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