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在线讲座 >

浅谈两汉时期河南出土的陶俑艺术

时间:2009-08-24 16:40来源:河南省博物院 作者:张建民 点击:

作者张得水为河南博物院研究员,现为河南博物院研究部主任,李丽娜为河南博物院馆员,现任河南博物院《中原文物》杂志编辑。 占卜作为一种预测吉凶、沟通神人关系的手段,在中

 


  作者为河南博物院馆员,现任保管部副主任。


  
  俑,也是偶人,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丧葬中较盛行的随葬明器之一。“俑”的出现从目前而言,可以追溯到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据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俑”已经取代了人作为殉葬的习惯。两汉时期的陶俑,在继承春秋战国和秦的陶塑艺术风格上,注重细节刻画,形象生动逼真,威严庄重,有着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当时河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昌盛,就陶塑而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根据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得知,在两汉墓葬中基本上都有造型各异的陶俑随葬品出现。主要有舞乐百戏的杂技俑、尊上倒立俑、伎乐俑、说唱俑;文武官员的武士俑、官吏俑、执盾俑、骑马俑;男女侍俑有抱子俑、跽坐俑、跪坐俑、掩耳坐俑、俑头;棋奕的六博俑;民间生活气息的宰羊俑、坐栏俑洗盆俑等形象,其品类繁多,举不胜举。这些出土的陶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在我国同时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河南博物院院藏部分陶俑的艺术风格介绍给大家以供飨食。
  
  舞乐百戏俑


 


  
  据《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之,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身;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诗经大序》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国的歌舞乐器产生于原始社会,到了两汉时期,歌舞百戏更加繁荣和发展,它包括民间歌舞、百戏、角抵和
  
  俳优等。表现出散乐形式,健康活泼,生气勃勃。
  
  1969年11月河南省济源泗涧沟出土的红釉舞乐俑群。最高者21.5厘米、最低者17.5厘米。这五件舞乐俑均为红陶胎,由手、模制作而成。头顶梳发髻,面涂白彩,身穿红釉长袍。四个伎乐俑为跪坐状,由左至右:左边为吹奏俑,双手高抬相握放于口中作吹奏状;中间二位吹排箫俑,左手持排箫作吹奏状,右手握拳平伸;右边为击掌俑,张口大笑,双手抬起,掌心相对作击掌状;前边似为一女俑,束腰长裙铺地,仰面而视,正作伴舞状。从塑造的形象上看,舞乐已经进入高潮,神情悠然愉悦,脸上洋溢着笑意,似乎正沉浸在舞乐带来的无限快乐之中。


 


  
  1969年河南省济源泗涧沟出土的红绿釉说唱俑。高32.9厘米。红陶胎,模制而成。俑头高高扬起,戴扁形圆顶帽,耳塞圆形饰,五官模糊,双手前伸,手心向上,作说唱表演状,身穿长衣衫,呈站立姿态。上施绿釉,下施红褐釉。据《易经》曰:“先王以作乐崇德。”《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古人认为音乐歌舞同人的德行品性有着密切联系。说唱俑神情自然,谈笑自若,其运动感、充实感和美学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河南省尉氏县出土的舞蹈女俑。高24厘米。这件舞蹈女俑均为灰陶胎,模塑而成。俑身躯修长,头发中分,后梳圆髻,五官模糊,身穿宽袖长袍曳地。俑身躯呈“S”形,头上扬,左臂上举,右臂置于颈部;俑舞姿优美,形体舒展,情感内蕴,再现了当时的舞女形象。


 


  
  1953年12月河南省洛阳烧沟出土的舞乐百戏陶俑群。最高者14.5厘米、最低者5.1厘米。泥质灰陶,手塑成形,兼有绘朱、黑、白彩已基本脱尽。这是一组八个男俑组成的舞乐百戏场面。有吹奏、踏鼓、作舞俑,有表演气功俑、张弓欲射俑和掩耳俑。它们姿态各异,再现了汉代的百戏场面。汉代文化艺术繁荣,舞乐百戏蓬勃兴起,它是对前文化艺术精华的继承和创新,内容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面貌。为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戏剧史、杂技史、歌舞史提供了良好的实物资料。
  
  1987年11月河南省新安县磁涧乡出土的黄釉杂技陶俑。高8厘米。红陶胎,由模、手捏塑而成。俑面目模糊,似带微笑,皱纹数道,鼓腹凹腰,左手叉腰,右手上抬置于头右侧,坦胸露脐,下着宽裤,右腿前伸,左腿弯曲,作杂技表演状。通身施黄釉。百戏是汉代对多种表演的总称,它主要有杂技、角抵、幻术和游戏等内容,大都来源于民间,体现出健美、技巧、活泼、勇敢的特点,这是一位长者形象,表演娴熟,姿态自然,是当时杂技的真实再现。


 


  
  1953年12月河南省洛阳烧沟出土的杂技陶俑。最高者14.5厘米、最低者10厘米。灰陶胎,模制而成。五俑姿态各异,前二俑双臂张开,掌心向上,一俑单腿翘起,另一俑作弓步状,后三俑面带微笑,有单腿翘起作跳跃状、有作马步状,它们正聚精会神的作表演姿态。这组俑不拘泥于细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充满着幽默风趣,似乎完全进入了表演角色。


 


  
  1988年5月河南省济源市辛庄乡北官庄砖厂出土的尊上倒立俑。通高19厘米。灰陶胎,由手、模制而成。两俑昂首对视,一脚向上,另一脚掌相接呈拱形,双手扶在三足陶奁口沿处作倒立杂技表演状。这件作品把两个杂技倒立俑的神态、动作刻划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一件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
  
  生活气息俑


 


  
  1987年河南省济源市辛庄乡出土的宰羊陶俑。高15厘米。灰陶胎,模塑而成。艺人塑造出一屠夫身穿短衣,束腰带,挽双袖,左腿跪地,右膝压在羊身后半部,左手紧握羊角,右手持尖刀,正作刺入羊颈场面。羊四肢被捆绑,身体侧卧,似乎作挣扎姿态。造型生动逼真,生活气息浓厚,反映出农家宰羊的真实生活场景,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1987年河南省济源市辛庄乡出土的洗盆陶俑。左高16厘米、右高14.5厘米。二者均为相同,灰陶胎,模塑而成。俑头戴平帽,身穿长袍,左手扶盆,右手伸入盆内做搅拌状。俑头戴平帽,身穿长袍,左手扶盆,右手伸入盆内做搅拌状。俑形象真实,是当时民俗生活的真实再现。
  
  1987年河南省济源市辛庄乡出土的坐栏陶俑。通高11厘米灰陶胎,模塑而成。栏为长方形,一端与底部均有一方形孔,四壁为墙栏,一俑坐在一端,左腿压在右腿上似乎正在作玩耍状。俑塑造的形象自然,逼真,对研究汉代陶塑艺术及民俗有一定的价值。
  
  文武官员俑
  
  1953年12月河南省洛阳烧沟出土的文官陶俑。高11厘米。灰陶胎,模塑而成。俑头戴平帻,脑后梳圆髻,身穿宽袖长袍至地。腰束带,呈站立状。身躯短粗,双手拱于胸前,面部表情呆板,显得十分拘谨。再现了封建社会下级官吏对上司惟命是从的形象。
  
  1982年2月陕西咸阳出土的仪仗陶俑。高45.5厘米。灰陶胎,模塑而成。俑头发中分,后部带软帽,五官集中,身着两层衣,外穿窄袖长袍到膝,足蹬长高靴,左手握物自然下垂(物已失),右手握物曲于左腹前,双腿分开,呈站立状。俑表情严肃,似在时刻听从着指挥官下达命令,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仪仗俑的精神面貌。
  
  1969年11月河南省济源泗涧沟出土的绿釉执盾俑。高27.5厘米。红陶胎,模塑而成。俑呈站姿,身着宽袖束腰长袍,足蹬靴。凸珠鼓腹,口唇掩合,左手握拳,拳中留孔似握有物,正在待命。头、手、足及盾牌皆粉红胎。这组俑塑造形象生动,是研究西汉武士服饰,陶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1990年河南省永城县柿园出土的骑马俑群。最高者55.5厘米、最低者50厘米。均为灰陶胎,由模制而成。俑头梳中分,两边发丝向中间集束,头顶盘髻,髻两侧有孔,以横穿笄。细长眼,高鼻,小嘴紧闭,无臂仅存两孔,两腿张开呈拱形似骑于木马之上(木马已朽无存)。通身饰有白、红彩。这批男士骑马俑年轻英俊,五官清秀,个个直着腰,头高高的昂起,神情自然,是西汉骑士形象的再现。
  
  1969年11月河南省济源泗涧沟出土的红釉骑射俑。通高23.8厘米、马长29.5厘米。红陶胎,分体模制组合一体。骑马俑与尾巴均为活体件,尾为灰陶。马昂首翘尾,两耳直竖,张口嘶鸣,背上置鞍,四肢柱立于地。马背上骑坐一男子,头梳小髻,身穿圆领宽袖衣,双臂作张弓欲射之势。马整体施红釉,俑躯体施红釉,马与俑均塑造的栩栩如生,是西汉陶塑艺术与达官显贵闲逸游猎奢侈生活的真实写照。
  
  男女侍俑
  
  1962年河南博物院征集的彩绘陶女俑。高66厘米。灰陶胎,模塑,俑头发中分,束发髻于脑后,长眉细眼,鼻唇隆起,身穿右衽束腰长袍,面部及躯干均敷白汾,发饰黑彩,背部有椭圆形孔。俑身材修长,形象生动,是当时妇女形象的代表作品。
  
  1990年11月河南博物院征集的无臂陶女俑。高64厘米。灰陶胎,头与躯干分模制作而成。俑头发中分,束发髻于脑后,五官集中,长眉细目,鼻唇隆起,身穿右衽束腰长袍曳地。断臂缺手。面部与躯干均敷白彩,发饰黑彩。俑身材高大,小心谨慎,时刻听从主人的吩咐。
  
  1990年河南博物院征集的的抱子女俑高10.2厘米。灰陶胎,模制而成。俑只塑上半身,头挽圆髻,身着衣衫,怀中斜趴伏一幼儿,呈现出一付母子情深的情景。


 


  
  1986年河南省宜阳县丰李乡丰李村出土的陶俑头。高11厘米。灰陶胎,模制而成。俑头发前中分,后梳“X”髻,张口伸舌大笑,额有皱纹,面部丰腴,宽鼻大耳,口凃朱红、面饰白彩。俑头制作精致,色彩搭配合理,刻划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
  
  孟县出土的跪坐扶腮俑。高15.6厘米。灰陶胎,模制而成。俑头戴方顶帽,短颈,身穿宽袖“V”字领长衣铺地,双腿跪坐于地,左手扶腮,右手自然下垂。通身饰有白彩,现基本脱落。作者着重刻划了俑的心理活动:面部浑圆,表情呆板,双眼紧闭,嘴唇微合,给人以思考的感觉。

              
  
                                                棋弈俑


  
  1972年河南省灵宝张湾出土的六博俑。通高24.2厘米、长28厘米、宽19.2厘米。博局与俑均为泥质红陶,模制,通体施绿釉。两俑与盘皆设置在一张坐榻上,两俑之间置一长方盘。盘上置博局,其旁置六根长条形箸。博局两边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间有两枚圆“鱼”,两俑跽坐于两端对博,一俑作谦让姿态,另一俑双臂平伸,掌心向上,以作先行。“六博”在商代宫中已经流行,到了周和秦汉时期广泛流行于民间。这套六博俑在灵宝张湾汉墓中发掘出土,它的出土再现了汉人的棋弈形象,是目前国内较少见的实物资料,为研究我国古代棋奕历史、雕塑艺术提供了宝贵实物依据。
  
  两汉时期的陶塑,肖形逼真,动作协调,雕塑熟练。人物的刻划惟妙惟肖,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深受当时百姓的喜爱,显示了高超技艺,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河南陶塑艺术的繁荣昌盛。
  
  文件来源:河南省博物院
 


 

 

(责任编辑:孙利亚)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