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旅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之旅 > 走遍中原 >

汝瓷珍赏

时间:2018-11-15 23:25来源:未知 作者:123 点击:

南宋时文献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 [3] 。由于文献对汝窑窑址记载不详,传世品也很少,汝窑窑址在何处?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

 

南宋时文献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3]。由于文献对汝窑窑址记载不详,传世品也很少,汝窑窑址在何处?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者。为解决陶瓷史上这一大悬案,按中国古代瓷窑址多以地为名的思路,从在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国内外考古专家及文物工作者开始在河南省临汝县(现在汝州市)境内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工作。据日本文献记载,1931年日本人大谷光瑞就曾委派日本西本愿寺驻汉口的布教师原田玄讷到临汝县诸窑址实地调查。原田玄讷在临汝县及附近窑址采集了一批瓷器残片,大部分为青釉器瓷,认定“汝窑就是北方青瓷”。1950年,将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进行古陶瓷研究的第一人,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专家陈万里开始调查汝窑窑址。陈万里先后到了临汝、宝丰和鲁山三县共9处窑址现场,最早发现了宝丰清凉寺瓷窑遗址。他在1951年发表的《汝窑的我见》一文中,曾给予清凉寺窑址的青瓷产品以较高评价。认为宝丰清凉寺窑在为北宋宫廷烧造汝窑瓷器以前,已受唐代越窑青瓷的影响开始烧青釉瓷器,在接受为宫廷烧造青釉瓷器任务时,工匠已掌握较高的青瓷烧造工艺,这也就是汝窑青瓷水平在北宋最高的条件之一。同时在政和宣和期间烧造的官窑瓷器也是在先前为宫廷烧造汝瓷的技师主持下完成,这也就是为什么汝瓷和官窑瓷器一脉相承的原因所在。1964年3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专家冯先铭等4人在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有关人员等陪同下,重点复查了严和店、大峪店两个窑区的11处瓷窑遗址,按照采集遗物划分为三处汝窑系遗址和8处钧窑系遗址。但是经过半个世纪努力,考古工作者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临汝县境内的各处古代窑场,却始终没有发现与传世汝窑相同的产品。虽没有找到汝窑具体窑址,根据所采集的标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汝窑是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即现在所称的汝窑,本文所提及的汝窑及汝窑器,也是特指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这一阶段),生产数量少,而质量精;一部分是为民间烧制的瓷器,现在称它为临汝窑,这是汝窑的主要部分,其烧造时间长,生产数量多,质量也比较好。解放前后对汝窑遗址进行过的几次调查,都是接触的后一部分”[4]。1977年冯先铭等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再次对河南南部几处窑址进行调查,并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窑址采集到1件天青釉瓷片。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这件天青釉瓷片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汝窑天青釉盘的测试数据基本一致。考古工作者开始把调查烧制宫廷用瓷的汝窑窑址的方向重点转向宝丰清凉寺一带。1986年,宝丰县清凉寺一位村民在挖红薯窖时,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青釉汝窑洗(图5)。这件青釉汝窑洗的发现,引起了在原宝丰县清凉寺陶瓷厂从事陶瓷研究工作并一直也在关注汝窑窑址调查工作的王留献重视,并花钱买下了这个汝瓷洗。1986年,王留献将宝丰清凉发现的汝窑洗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西安年会上进行了展示。经众多与会专家鉴定,它应属为宫廷烧制的汝窑产品。根据这一线索,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专家汪庆正两次派有关人到宝丰清凉寺附近窑址调查,这两位专家在清凉寺附近捡了许多汝窑瓷碎片,带回了上海。1987年王留献受王庆正邀请带着汝窑洗到上海,在王庆正劝说下把汝窑洗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根据现场捡到的汝窑瓷片和那件汝窑洗,上海博物馆后来出版了《汝窑的发现》一书,首次向世人宣布,为北宋皇宫生产御用青瓷的汝窑遗址就在宝丰清凉寺。在此基础上,1987年10月至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进行了考古钻探与试掘,确认宝丰清凉寺窑址规模在25万平方米以上,发掘区在清凉寺村南的河旁台地上。在200平方米的试掘范围内,出土了大批窑具、瓷片和各类较为完整瓷器300余件,这次发掘虽没有找到汝窑遗址中心烧造区,但在一个直径不到1米的灰坑中,意外挖出了较为完整的瓷器30件,内有10件较为完整的宋代汝窑器[5],其中就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的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图5 汝窑青灰釉汝窑洗

与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一同出土的汝窑器主要还有:粉青釉折肩瓶(图6),高23.6、盘口径8.4、底径8.5厘米。盘口,长颈,折肩,直筒腹,平底。器表施满粉青釉,釉质滋润,粉青釉色纯正,釉面有稀疏的开片。满釉支烧,底部有五个细小支钉痕。该瓶制作规整,造型端庄,线条圆润。在其后的汝州张公巷窑和浙江杭州老虎洞窑都有仿此造型的器物。

图6 汝窑粉青釉折肩瓶

 天蓝釉盏托(图7),高4.3、托径6、盘径17、足径12.3厘米。托盘折沿,浅曲腹,有向外撇的圈足。盘心凸起一圆形托台,托台壁上有一周模印的莲瓣形纹。器表上满施天蓝釉,开片较密。圈足露出灰褐色香灰胎,系用垫饼烧制而成。

图7 汝窑天蓝釉盏托

天青釉盘(图8),高3.2、口径17、足径9厘米。侈口,浅腹,下有外裹足。满烧支釉,底有三个细小支钉痕。器表开片密布。釉色天青莹润如玉。

图8 汝窑天青釉盘

天蓝釉细颈小口瓶(图9),高20厘米、口径5.4、足径6.4。敞口折沿,长细颈,鼓腹,圈足。全器满釉,釉色天蓝,釉层匀净,光亮莹润,制作讲究。

图9 汝窑天蓝釉细颈小口瓶

豆青釉器盖(图10)。高4.6厘米、盖径14.2。盖面圆形隆起,中间有一钉帽状圆纽,周沿下有子口。盖面施豆青色釉,釉层匀净,光亮莹润,并有细小片。

图10 汝窑天蓝釉器盖

 

参考文献

[1]孙新民.汝州张公巷窑的发现与认识[J]. 文物,2006(7).

[2][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M].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3]周辉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柱》,上海:中华书局,1997年12月.

[4]冯先铭. 河南省临汝县宋代汝窑遗址调查[J]. 文物,1964(8).

(责任编辑:123)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