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之窗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博之窗 > 考古发现 >

河南淅川丹江口水(1992全国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时间:2009-08-25 09:58来源:百度 作者:点击:

时代:春秋战国 地点:河南省淅川和尚岭、徐家岭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 入选时间:一九九二年 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

  时代:春秋战国
  
  地点:河南省淅川和尚岭、徐家岭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
  
  入选时间:1992年
  
  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这一带古称商於,是我国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楚国早期都城丹阳的所在地。《史记•屈原列传》中有“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的记载。在丹江口水库的西部龙山脚下,原有一座佛教寺叫下寺,下寺和龙山大都沉没于水底。

   


  
  1977年夏秋之际,由于长期干旱少雨,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淹没于水下多年的龙山得以露出水面,发现下寺楚国贵族墓葬群。1978年,河南文物部门开始对其进行发掘。出土了王子午升鼎、王孙诰甬钟、铜禁和玉器等文物数千件,工艺精致、花纹繁缛,其中有铭文的青铜器达67件。1989年,丹江口水库再度因干旱而水位下降,距淅川下寺楚墓群不远的一些古墓葬再次露出水面,这便是后来发掘的和尚岭、徐家岭楚墓群。当时,盗墓之风日盛,许多珍贵文物流失国外。1990年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联合组成淅川考古队,对和尚岭楚墓进行发掘,发掘楚墓2座、汉墓2座,并对淹没区进行调查,发现徐家岭楚墓形制较大、被盗严重,遂又发掘徐家岭墓地。
  
  和尚岭1号墓,为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一椁一棺,残存遗物45件,其中铜鼎6件,3件有铭文,两件升鼎底部有篆书“克黄之升”铭文。据《左传》,克黄系楚国令尹子文之孙,庄王时为箴尹,墓主人定为楚箴尹克黄。该升鼎当铸于公元前605年,是目前发现楚国最早的带有铭文的升鼎,具有断代意义。2号墓发现随葬遗物约百件,其中钮编钟9件、镈钟8件,17件乐器悬于一木架(已朽),钮编钟在上,镈钟在下。共有20多件铜器有铭文,钮钟上有明确纪念铭文。

                         
 


  
  徐家岭墓地有10座墓葬,位于该墓地的最高处,形制最大的9号、10号墓虽曾被盗,仍留有较多随葬品,随葬青铜器主要有鼎、鬲、壶、簠、敦、缶、鉴、盘、匜、神兽、车马饰、戈、矛、剑、镞等,鼎、鬲有铭文“仰子受”,戈有铭文“许公之戈”。9号墓西南还有一车马坑。10号墓出土文物200余件,有多种青铜器及玉器出土。
  
  该次发掘,共清理春秋、战国楚国墓数十座,出土文物千余件,为探索丹江流域的埋葬习俗、楚都丹阳地望和深入研究楚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而后,淅川考古队进一步对丹江流域的楚墓群做了一个全面调查,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28处,总数达2000座。据统计,1974年蓄水后,丹江口水库淅川淹没区共发掘古墓78座。河南省博物院在淅川丹江楚墓群发掘的数以万计楚文物的基础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举办了楚墓青铜器艺术馆。其中,26件一组的王孙诰甬钟是我国发现的最大一套春秋编钟,一件13管的石排箫则是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排箫实物,云纹铜禁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造型生动制作精美的铜鼓架座(也称神兽)也是稀世的文物精品,1998年荣获“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大奖。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