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洞遗址
织机洞位于荥阳市城南20公里的王宗店村北约1公里,1985年初在文物普查中首次被发现,1990年开始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 织机洞遗址文化层堆积达24米以上,可以分为五大

织机洞位于荥阳市城南20公里的王宗店村北约1公里,1985年初在文物普查中首次被发现,1990年开始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
“织机洞遗址文化层堆积达24米以上,可以分为五大段24层,出土了新石器时代、仰韶及裴李岗文化遗物、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其中石器中有大量的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砍砸器、雕刻器、石锤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松林介绍说,“织机洞洞穴遗址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专家考察确定,其上部第4层为距今10万年的第一埋藏土;其下的20米堆积层应早于10万年。织机洞洞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为旧石器考古提供了珍贵资料,而且为豫中地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北京大学的王幼平教授经过现场考察、研究后也认为,织机洞是近年来河南旧石器大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其地层堆积之厚、文化遗迹、遗物之丰富程度仅次于中国猿人遗址,可以说它是继北京周口店之后旧石器洞穴遗址的最重大发现。同时,一个洞穴遗址内既有旧石器时代文化,又有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在中国也是首次发现。
由于织机洞内出土的丰富的烧火痕迹、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在研究古人类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在考古界还被誉为“河南第一洞”。为“现代人”起源提供证据现代人究竟起源何处是目前古人类热点问题之一,而就现代人起源来看,中国还缺乏距今10万至5万年的材料,织机洞遗址中正好包含这个时段的文物。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森水教授也十分肯定织机洞遗址的考古价值。他认为,织机洞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的中部,从文化交流角度看,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张森水说:“织机洞是中国北方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的2万到10万年间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从出土的旧石器和相关遗存观察,其文化面貌传承性明显,是中国猿人文化的继承者和连续发展的结果。”

织机洞遗址目前还有50%以上的部分没有挖掘,下一步会有什么文物出土,难以预料,将来的挖掘有着更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