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民间美术 > 民俗知识 >

济源民间风俗

时间:2009-08-27 15:39来源:河南民间美术网 作者: 点击:

一、衣、食、住、行 衣着。民国时期,济源人无论男女,上衣均为大襟衣(民国后期男子穿对襟衣),下衣均为九腰裤。富家子弟多穿长袍、马褂、长衫;衣料多为土布,只有富豪人家才

 

  一、衣、食、住、行
  
  衣着。民国时期,济源人无论男女,上衣均为大襟衣(民国后期男子穿对襟衣),下衣均为九腰裤。富家子弟多穿长袍、马褂、长衫;衣料多为土布,只有富豪人家才穿绫罗绸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衣着从式样到色彩,布料不断变化。其规律是:以富裕人家和青年为先导,由少到多,由个别到一般,逐步普级。50年代,中山装开始在干部、职工中流行;开胸对襟式上衣开始在青年女子中流行。农村多数仍沿袭民国时期衣着习惯,平布日益增多,土布日趋减少。60年代,以中山装为基础改样的“学生装”在学生中普遍流行。衣料以华达呢、哔叽呢、灯蕊绒等耐用布料为主。70年代,中山装和由中山装改样的各种服装已成为多数人的衣着习惯,各种裙子开始在青年女子中流行。的确良、涤纶、晴纶等人造纤维织品已取代棉织品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进入80年代后,男子着西装的人逐渐增多,女子服装更是花样繁多,四季各异。毛织品、混纺织品及人造纤维品已成为人们穿衣的主要布料。回民的日常衣着与汉民基本相同,只是到清真寺礼拜或参加节日活动时,男的多戴白帽或黑帽,妇女头盖白色或黑色盖头纱。
  
  饮食。济源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改革开放前,除国家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有固定的开饭时间外,农村则因时、因事、因地而异。一般是早饭9—10点,午饭13—14点,晚饭19—21点。农忙季节多数农民一日五餐,即早起和半下午各加一餐“贴晌”。济源人爱吃咸食。除城东一带三餐为两淡外,多数地区为两咸一淡。早餐馍、汤、菜,晚餐咸面条,中餐多吃捞面条、小米或大米干饭。旧中国,以玉米、红薯为主食。逢灾荒年,贫苦农民多以糠莱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吃麦粉比例逐年增多。70年代以来,除山区少数地方群众还吃一定数量
  
  的粗粮(玉米和红箸)外,平原地区均以吃细粮(小麦、大米)为主,吃粗粮称之为“吃稀罕”。吃饭时间上,90年代以后为适应学生上学,企事业职工上班,农村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同步。回民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牛、羊、家禽及其它反刍动物。忌食自死动物和一切动物血液及猪、狗、驴、骡等和凶猛动物肉。
  
  居住。济源市平原地区村落稠密集中,山区村落稀疏分散。农村同宗聚居现象普遍。平原村镇民宅多系起脊瓦房,习惯于建两楼房。用料讲究,博风硕大。旧时,民宅布局多为“四合院”,土木结构,且讲究颇多,房脊内习惯放五谷杂粮、纸墨笔砚、钱币等;房屋取向不取正南正北子午线;檀椽忌用桑柳等材,券门不压门墩;门窗讲究眉(门)高眼(窗眼)低,后墙不取窗户,门窗尺寸不离五等。新中国建立后,民宅建设从房室结构到院落变化不断改变。60年代,少数人家始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70年代,部分村镇开始搞新村规划,废除四合院,兴建排子房;80年代,多数村镇实行新村规划,改排子房为独户独院。主房为明三暗四或明四暗五的两层楼房,多为砖木结构或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顶多为传统小青瓦斜坡式样,前置出檐平顶阳台。90年代至今,平顶混凝土两层、三层楼房逐渐多起来,而且眉(门)眼(窗)齐平,后墙开窗与前墙基本对称。山区、丘陵区过去多住窑洞,依堰筑就,冬暖夏凉,但透光较差。60、70年代后,农民开始用砖石券窑,瓦房逐渐增多,多系土木结构。80年代以来,建砖木结构者逐渐多起来,与平原地区相似,但装修上较次。深山区过去的草房,基本绝迹。
  
  旅游。旧中国,济源素以交通闭塞著称。贫苦农民出外办事,全凭两条腿走路。较富裕的人出门,有骑毛驴、送牛车的,只有富豪之家和“官老爷”才骑马、坐轿。解放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办事徒步行走越来越少,以车代步已成为习惯。70年代后,自行车在平地普及,成为近距离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远出办事,不是坐汽车,就是乘火车。80年代以来,摩托车日渐增多,成为中、青年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很多乡村都通了公交车,中老年人进城、串亲访友多以此代步。
  
  二、礼仪
  
  生育。济源人生男育女,均为喜事。届时,主家到女方娘家报喜,然后视家庭经济给婴儿“闹十二”或“闹十八”,即孩子生下第十二天或第十八天,主家要设宴款待来贺喜的亲友。“闹’’前主家先向亲友送“喜饼”,生男饼上涂上绿色,生女涂上红色。“闹”时诸亲友给主家送小儿衣、布料、米面、鸡蛋等。旧有“姑送鞋,姨送袜,妗母送个咯叉叉(指裤)”之说,亲友看婴儿,要给“看钱”(压岁钱)。主家招待完毕,再赠亲友焦花(油食)、小糕等食品。婴儿满月,产妇母子(女)要被娘家叫回住若干天,谓之“住满月”。
  
  回民婴儿生下三天,举行“吹班克”,由阿訇向其念“作证词”,起个经名。
  
  做生。做父母的在孩子生日,多为其改善生活,常见的是煮或者炒鸡蛋,目的是让孩子记住生日。孩子长到十二岁后,多不再“做生”。为老人祝寿俗称“做生儿”。年满60岁的老年男女,本人父母均故者,便可称“寿”。亲朋前来祝贺要带寿礼,主家要设宴招待亲朋。新中国成立后,儿女为老人“做生儿”者甚多,改革开放以来更普遍,客人仅限于内亲。老年人亡故后,三年内儿女逢其生日,仍至坟前致祭。
  
  婚娶。新中国建立前,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多数人家习惯在儿女10岁左右为其定亲。在山区,还有不少人家在儿女婴儿孩时就为其定亲,称为“娃娃亲”。也有少数富豪人家,在孩子未出生就约定:同性者结干姐妹(兄弟),异性者结为夫妻,称之为“指腹亲”。定亲过程是:先由媒人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提亲,双方父母基本同意后,再请人据男女双方的属相、生辰、看其相生或相克。互不相克即可合婚。然后双方互赠财礼,互换“庚贴”.(写上男女各自的生辰、日、月、时),即为“定亲”。有些女家因家贫,就把未成年的女儿送到男家当“童养媳”;有些男家因家贫娶不起妻,就让儿子到女家,称“招养老”、“倒插门”。娶亲过程是:由男女双方父母商定成亲日期。成亲前一天,男家派人到女家取嫁妆。成亲人,由引亲领着新郎前往女家娶亲。娶亲回来须走原路。新娘下轿后,由新郎用红绸牵着进家,先拜天地,再拜父母,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婚礼至此结束。晚上,新郎、新娘“坐筵席”,相互敬酒,“闹洞房”即开始,且“三天之内不轮大小”,即兄弟、妯娌、甚至远门长辈皆可来“闹”。婚后第九天,娘家接新娘回去住若干天谓之“回九”。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婚姻法》,规定男女婚姻自主,废除买卖婚姻,在法律保护下,一批批男女破除封建婚姻制度的羁绊,自由恋爱、定婚、结婚三个阶段。恋爱有自谈的,也有经人介绍相识后再谈的。双方以过一段时间谈情说爱,在彼此有了感情基础上,互赠礼品、照合影像,即“定婚”,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只是提“参考意见”。自定婚后,逢年过节,互相看望对方老人,男方老人要给女方礼品或礼钱,直至结婚。结婚前,男女双方要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书,结婚典礼日趋简单化。迎娶新娘由坐轿改骑马、骑自行车、乘汽车、轿车。结婚仪式是60、70年代新郎、新娘向领袖像致敬,向父母致敬、新婚夫妇互相敬礼,主婚人(或介绍人)讲话,新郎、新娘介绍恋爱过程等。80年代以来,少数青年男女结婚进一步从简,举行集体婚礼,实行旅行结婚。也有少数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结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多数青年婚礼仪式又改回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的程式。
  
  回民婚姻,男女自作主张,严禁父母包办。结婚仪式由阿訇主持,念“伊扎卜”(即证婚词),勉励新郎、新娘婚姻美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和睦亲邻。
  
  丧葬。济源旧有的丧葬习俗繁杂。人死后,其子女要立即央人到各亲戚家“报丧”,待亲戚到齐后,即入殓钉,棺,多数人自死到葬,一般不超过七天,其间晚辈子(女)孙(女)要昼夜守灵。埋葬前一天下午和晚上,要举行“请牌位”(上坟请祖宗阴灵)、“压纸”、“上馔菜”(即祭奠亡灵)等仪式。出殡时,晚辈子孙和亲属均头戴孝帽,身着孝衣,手拄哀杖哭送柩到坟。棺木放入墓穴后,子女各填三锨土后反家,然后由“忙工”填土封墓。葬礼结束。葬后第二天,子女上坟前“溅汤”。死后每逢“七数”直至“七七”及“周年”,子女和亲友要上坟祭奠。三周年过后,孝子脱孝。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丧事简办。60、70年代,不少农村改革葬礼,人死后由生产队主持开追悼会,子女臂戴黑纱,革去了带迷信色彩内容,但进入80年代后大多数又恢复了原来程序,死葬前一天用“吹手班”改为用音响车、放电影。1999年以来,全市实行殡葬改革,除深山区个别地方和回民等少数民族外,禁止棺木土葬,一律推行火葬。
  
  回民实行土葬、速葬。按伊斯兰教经典规定,死者在家停留不得超过三天,不准赔葬衣服。葬前将死者抬上榻布(公用的木质床),用清水洗身,接着用白布将尸体穿裹(男三件,女五件,即白布做的大单子8尺,小单子7尺,内衣5尺,女子外加腰裙4尺,盖头三尺),悼者绕尸体一周作告别仪式,然后开追悼会,由阿訇念“展达子”(追悼词),而后入坟。葬前,由死者家中长辈带领死者子、侄到坟地点明穴位,挖南北方向之墓穴,穴底北头再挖穿堂,将死者放入穿堂后,封住堂门,填好墓穴,留下坟墓。墓两头各栽树一棵。死者死后7天、40天、百日、周年,家属请阿訇到坟颂念“天经”,并炸油香送至亲朋邻友。
  
  三、交往
  
  旧社会,旧政府公职人员和地方土绅,相见或称兄道弟,或称呼职务,礼行脱帽、揖躬或握手。民间多行跪拜礼。解放后,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相见或称“同志”,或称“老王”、“小张”……或称职务,行握手礼。在农村,下跪仅限于孝子行丧礼,鞠躬仅限于新人“拜天地”或向死者致敬。同辈份人相见至称“哥们”、“老嫂”、“老妹”,不同辈份人相见互称“爷们”。年青人见老年人,多称“老伯”、“老叔”或“大娘”、“大婶”等。见外地人多称、“小姐”、“先生”、“女士”。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人们相见常用“您好”、“谢谢”、“再见”等礼用语。
  
  交际。济源同姓族人“红”、“白”事均有来往。结婚前,主家给本家或友邻送油食,本家至期则予以帮忙;生小孩,主家或送、或请本家吃喜面。本家则给主家送红皮鸡蛋或布、衣。主家再回赠焦花、小糕、油条、麻花或方便面。遇丧事,族人及近邻皆去祭吊,帮助埋葬。丧家在完葬后设“回灵席”,并回赠每家一碗菜和2—4个馍;修房盖屋,族人酌情帮忙。患病住院,族人多携礼探望。亲友之间的交际,男女结婚,双方各待各亲,亲戚携礼致贺,主家设宴招待。生小孩“闹十二”、“闹十八”或“满月”,亲戚前去贺喜,除拿衣布外,一般都是携带一篮面粉、20个鸡蛋、20个馍。办丧事,亲戚前去吊祭要拿16个馍,新亲拿20个馍则被视为大礼,还要割肉或封钱(俗称干礼)。改革开放以来,逢年过节走亲戚多带糕点、果品、肉食等,唯有新亲首次走亲仍然拿馍,以示庄重。山区传统交际礼行拿大馍;平原地区反之,唯有丧事方制大馍(每个一斤以上)。
  
  社会交际。新中国成立以来,逢年过节,各级政府均有组织地对军、烈属、离退休老干部和革命残废军人进行慰问,或送礼品、或送年画、对联,以示关怀。有的还召开“团拜会”,“茶话会”。干部、职工住院,单位派人护理,帮助解决困难,领导前往探望。若病故,单位则派人吊唁,开追悼会,处理葬后有关事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交际更加频繁,特别是工商界,很注重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
  
  四、俗信与禁忌
  
  封建迷信由来已久,尤以新中国成立前为甚。种类多、范围广、影响大。有求神、问卜、祈雨、祈子、看风水、合八字、招魂、结鬼亲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开展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教育,封建迷信多被破除。但仍有少数人借改革开放之机,在街上算卦,相面,骗取钱财。在农村,仍有少数人(多为老年人)烧香拜佛、信神信鬼、信主。在禁忌方面也颇多。如逢年过节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出门看“黄道吉日”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之说;孕妇、新娘忌上坟;妇忌摸祭品;房前屋后忌人乱动等。经多年宣传教育,一些封建迷信色彩较浓的、歧视妇女的禁忌已废除。迄今,较有影响的禁忌有:生孩子忌
  
  外人檀入家宅;戴孝禁入别家院落;新娘子走娘家忌其晚归;迎新娘忌遇送葬队伍;女婿在丈母娘家禁同爱人同房住宿;联姻忌有门病(狐臭)等。后者为济源历来之大忌。
  
  五、家庭
  
  家庭结构。清代,济源人多生活在核心家庭或直系家庭中。平均每户4—5人。而联合家庭和家族家庭则限于少数官僚富豪之家。民国初年,由于人口发展较快,家庭结构变为以直系家庭为主,其成员由两代或两代以上的夫女王及其子孙组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人口大幅度下降,家庭结构除核心家庭外,多数是由非完整夫妇组成的残缺家庭及独身家庭。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家庭观念的转变,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青年男女一旦结婚,不是年青夫妇要求同父母分居,就是父母主动让他们另立炉灶,重建家庭。封建时代的联合家庭,家族家庭已不再存在,直系家庭也日趋减少。
  
  家庭关系。旧社会是“父为子纲”,子女要绝对服从父亲。又由于男尊女卑,女儿无权继承父母遗产,因而也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新社会,废除了封建制度,逐渐形成了父母与子女在家庭内部平等相处的新风尚。特别是《继承法》颁发后,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均有赡养老人、尊重父母的义务。无论儿子还是女儿,均享有对父母财产继承的权力。济源的老年人多由儿子负责赡养,或让父母在几个儿子家轮流吃饭;或由父母自己单独生活,儿子们分担生活费和零花钱、医疗费。无子有女者,多有女儿负责赡养。无子女者,多由村里照顾或进乡敬老院。旧社会的夫妻关系是主宰被主宰关系。丈夫对妻子有打、骂、休、卖的权利,而妻子则必须听从丈夫的安排。新中国,实行男女平等,妇女提高了社会地位,多数家庭男女平等相处,共同抚育子女赡养老人(包括女方老人),负担家务。少数家庭丈夫退居次要地位,由妻子当家做主,以丈夫为中心的家庭越来越少。旧社会的婆媳关系是统治被统治关系。婆婆在儿媳面前有绝对权威。现在,婆、媳在家庭中地位平等。济源多数家庭为核心家庭,婆媳分居,各吃各饭,相互关系虽较淡薄,但也有发生磨擦。在直系家庭中,婆媳关系尚好;少数婆媳关系不好的家庭,经调解无效,多分居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艺术河南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艺术河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艺术河南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的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并注明“来源:艺术河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艺术河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2小时内进行。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广告刊例 | 联系热线 | 战略联盟理事会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 帮助HELP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 2001-2009 艺术河南(ARTHENAN.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